山西省沁水县文联所办内部刊物,2004年8月发表后,曾在当地引起强烈关注和争议。文章报告的是沁水县煤企改革的艰难进程,触及的却是山西煤炭革命这一重大命题,山西作为煤炭大省,维系着共和国的生命和动力,研究、探索山西煤炭产业的发展、改革,就决然是一个意义非凡的工作,沁水煤改及其催生的沁和能源有限公司成功改制及其取得的巨大成效。
1、山西今年被国务院发改委定为国家资源型转型特区,真正山西能得到多少实惠...山西加入新特区行列被称为“新特区”的综改区花开第九朵,这次是继重庆后,首次批复一个省的全部地区为综改区《财经国家周刊》从山西方面独家获悉,国务院已正式批复山西省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下称“综改区”),文件将随即下发山西省,山西方面也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已审批政策。至此,国家从浦东新区开始,陆续批复的国家综改区已经达到九个,其他七个分别是天津滨海新区、成都、重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深圳和沈阳经济区。
这是国务院在批复直辖市重庆之后,首次批复一个省的全部地区为综改区,同时也是地域面积最大的综改区。与其他八地相比,山西综改区更多体现了中央的指令改革意图。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八个地方先主动提出申请后获中央认可批复路径不同,本次对山西的批复,首先源于中央的试点意图。
2、山西国资国企改革六定中的六个一批是什么?山西国资国企改革中的“六定”分别是:一是定机构。实行“小总部”“大部制”管理,严控集团机构数量和人员。二是定职数。严格按照职数配备干部,限制管理人员职数比重。三是定员额。进人一律对标管理,劳动生产率超过或达到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方可进人,自然减员的实行“退二进一”。四是定机制。建立进人条件、程序、结果“三公开”机制。五是定薪酬。
六是定任期。全面推行董事会任期制、经理层聘任制、员工合同制,在改革配套措施上,深化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建立人员分流安置机制,畅通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压缩法人户数和管理层级,构建灵活高效市场机制,提升企业基础管理水平,调整规范机构职务名称。充分尊重企业自主经营权,二级以下企业“六定”改革由集团总部组织实施,国资运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保民在动员部署会上要求:一是提高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