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意味着什么

重磅消息!我国可燃冰试采取得重大进展!这个可能意味着我国可燃冰开采可能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如果有更好的新装备,那么我国就可能很快就可以进行商业化开采,那么未来我国清洁能源就更多了,那么天然气对外依赖度就可以更低了。其实早在2017年5月18日,我国可燃冰试现场会在南海神狐海域召开,宣布我国可燃冰试采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功,可燃冰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是未来全球能源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我国经过近20年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理论、技术、工程、装备的自主创新,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位居全球第一,如果进行合理开采利用,那么中国可燃冰储量大概可以至少使用100年以上。综上所述,我国2017年已经试采成功,而且我国还拥有全球第一的可燃冰巨大资源储量。而刚刚我国又宣布可燃冰试采取得重大进展,这也是事隔五年多,我国又宣布可燃试采取得重大进展,这可能意味着我国可燃冰开采有可能更快将进入一个新阶段了。

1、可燃冰试采成功对中国能源有什么影响?

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是标准的“高潜力”能源。“可燃冰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战略性替代能源,是世界瞩目的战略资源,对我国能源安全及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试采现场指挥部总指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局长叶建良说。它燃烧值高1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0.8立方米的水和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燃烧产生的能量明显高于煤炭、石油,燃烧污染却又比煤、石油小,更加清洁环保。

估算其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化石燃料碳总量的两倍。南海海域是我国可燃冰最主要的分布区,全国可燃冰资源储存量约相当于1000亿吨油当量,其中有近800亿吨在南海。试采现场指挥部地质组组长陆敬安说,勘探显示,神狐海域有11个矿体、面积128平方公里,资源储存量1500亿立方米,相当于1.5亿吨石油储量,“成功试采意味着这些储量都有望转化成可利用的宝贵能源”。

2、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了吗?

是的,成为世界第一。我国南海海域可燃冰试采取得重大突破。5月18日,中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宣告成功。自此,中国成为全球领先掌握海底天然气水合物(也叫可燃冰)试采技术的国家,这对于促进我国能源安全保障,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里程碑意义。承担此次成功试采可燃冰的“蓝鲸1号”,是全球最先进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由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建造。

3、我国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什么时候投入使用

中新网北京5月19日电综合报道,18日“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试采成功”的消息引燃网络,我国可燃冰开采成功具有何种里程碑的意义?可燃冰到底是什么、长啥样?它有哪些用?能代替石油吗?我们多久以后可用上可燃冰?中新网记者为你一一科普。可燃冰是啥?5月18日,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在南海神狐海域实现连续8天稳定产气,试采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历史性突破。

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会问“可燃冰到底是什么”?可燃冰的学名是天然气水合物,大多分布于陆地冻土区或距海面900到1200米的深海沉积物中,是由石油天然气与水分子在高压低温条件下结合形成一种固态结晶物质,多呈白色或浅灰色,外观像冰且点火即可燃烧,故又称可燃冰、气冰、固体瓦斯。来自初中化学课本介绍显示,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